11月16日下午,校医院(卫生与健康服务中心)特邀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社区医防融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基层卫生协会会长、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士雪教授开展专题讲座。校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主任)贾红英教授主持讲座,副院长王群、秦文及全院家庭医生团队长参会,共同探讨医防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校园及社区健康服务赋能。

权威解读:医防融合的核心要义与实践方向
李士雪教授以“医防融合的实现路径与对策”为主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释医防融合的内涵。他指出,医防融合并非简单的“医疗+预防”,而是要打破服务壁垒,实现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的全流程闭环衔接。

在政策方面,李教授解读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重要政策要求,强调医防融合是国家战略任务,基层医疗机构需担起“健康守门人”职责。针对校医院特点,他提出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落实“早预防、早筛查、早确诊、早治疗”原则,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实践案例分享,李教授介绍了山西、河南、海南等地医防融合试点经验,包括医疗机构与疾控中心签约协作、跨学科团队建设、信息化监测预警等创新举措。他特别强调,基层医护人员要成为 “医防管复合型人才”,在诊疗中融入健康宣教、风险干预等服务,让 “防” 的理念贯穿医疗全过程。

靶向发力:校医院锚定改进方向与行动部署
最后,贾红英院长作总结部署,当前校医院在健康筛查、门诊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全面推进工作升级。贾红英明确三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健康筛查与主动预防,开展如脊柱侧弯、近视防控、口腔保健等专项服务,建立师生居民阳性指标跟踪管理机制;二是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建立医疗、运动、营养、心理、疫苗“一病五方”制度,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等专病团队建设;三是深化资源整合,畅通院内科室协作、校地专家联动、校内多学院合作渠道,完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贾红英强调,将通过流程优化、信息化建设、考核激励机制改革等举措,明确工作责任,让实干者得实惠。她要求各家医团队以“火车厢自驱动”模式主动作为,实现服务质量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作者:崔博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