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赋予了我们扎实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守护全校师生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以及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的重要健康驿站,校医院(卫健中心)始终立足本职,坚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我们积极响应并融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要求,将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深度融合,把专业、贴心的服务主动送到师生与居民身边,努力做好大家的健康“守门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的局限。针对师生与居民的差异化健康需求,创新服务内容与形式,提供覆盖预防、诊疗、康复全周期的个性化健康服务。
今后,我们将团结一致、凝聚全院力量,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务实的行动,致力于建设一个服务更优、能力更强、值得信赖的健康服务阵地,为筑牢基层健康服务的“网底”贡献力量。
任静:立足校医院护理岗位,践行医防融合新思考—“医防融合”学习实践有感
作为一名在大学校医院工作的护士,我的日常工作远不止于打针、发药。这里服务的对象是朝气蓬勃的学生和辛勤的教职工,我们的职责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守护整个校园社区的健康。近期通过学习“医防融合”的理念,我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新的思考。
一、转变角色:从“被动执行”到“主动预防”
以前,我可能更专注于处理来看病的师生。但现在我认识到,医防融合要求我们将工作重心前移,从“等病来”转变为“防病去”。在大学校园里,健康问题往往有迹可循:季节交替时的流感、考试季的压力与失眠、不规律作息引发的肠胃问题等。作为护士,我们不能只守在诊室,更要主动发现这些潜在风险,通过健康宣教和早期干预,帮助师生在生病前就筑牢健康防线。
二、立足实际:让护理工作更“接地气”
践行医防融合,必须紧密结合校园生活的特点。我们需要用师生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比如:看到感冒的学生增多,除了治疗,我们还要及时发布预防提醒,建议教室、宿舍通风;发现不少学生因熬夜精神不振,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推送,讲解规律作息的重要性。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恰恰是医防融合在日常护理中最实在的体现。
三、加强协作:共筑校园健康防护网
做好校园健康工作,单靠护理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与医生紧密配合,将观察到的健康趋势转化为有效的预防措施;还需要与学工处、辅导员、后勤等部门保持沟通,共同解决影响师生健康的环境、生活习惯等问题。只有各部门协同发力,才能为师生构建一个真正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校医院护士的价值。未来,我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用更生动的方式传播健康知识。同时强化协作意识,主动与各部门配合,共同促进师生健康。
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岗位,用专业和关怀践行医防融合的理念,当好师生健康的守护者,为平安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