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气象部门分析,2025年夏季极端天气发生概率较高,特别要注意高温热浪、阶段性强降水和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预防性工作。为预防和减少影响,让我们一起了解掌握应急急救技能,平安度过暑假。
一、高温中暑预防与应对
中暑: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衰竭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
其临床表现根据病情进展,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
轻度中暑:体温上升到38摄氏度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
重度中暑表现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严重者出现昏迷症状,应立即送医院就医。
中暑的现场救护技能
首先:转移病人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转移至通风处,就地平卧,解开衣扣,利于散热。
其次:物理降温 冷水、冰袋(雪糕或冰矿泉水)、稀释后的酒精,擦拭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
随后可以给予藿香正气水服用或使用清凉油、风油精擦拭,根据情况适量补充淡盐水、温开水、果汁等。
二、溺水、意外触电预防及应对
雨季来临,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频发,溺水和意外触电事故多发,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减少伤害,挽救生命。
溺水是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溺水者会因呼吸道遇水刺激发生痉挛、收缩而梗阻,或吸入水中异物等引起阻塞造成窒息,情况严重者发生心脏骤停,需及时进行心肺复苏(CPR),必要时配合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而意外触电引起的心脏骤停,多数是由于室颤引起,使用AED效果特别好,同时联合应用CPR。
心肺复苏步骤(CPR):CPR的2个关键组成部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高质量的CPR可提高患者存活的机会。
1、首先判断:
(1)现场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例如发现有人发生触电后,立即关闭开关,切断电源;若无法切断电源,可用干燥木棒等绝缘物品挑开电线,或用木棒将人推开,使其脱离电源。抢救者万不可直接触摸触电者;
(2)是否昏迷、呼吸正常吗?检查有无呼吸,摸一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2、呼救与摆放体位:
(3)确定昏迷立即呼救(向周围人呼救,拨打110和120急救电话告知事发地点、可能原因、患者状况等信息);询问周围人群是否有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如距离较远,则在AED取来之前,先进行心肺复苏;
3、心肺复苏(CPR):
(4)摆放仰卧体位,解开患者上衣,准备实施心肺复苏;
(5)C胸外按压:用力按压,快速按压:按压速率为100-120次/分钟,并且
---成人患者,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儿童患者,按压深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约5厘米);
---对于婴儿患者,按压深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约4厘米);
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
(6)A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取出假牙,压额提颌,开放气道;


(7)B口对口人工呼吸:给予有效的人工呼吸,使胸廓隆起;按压通气比一般为30:2;
4、如果现场有AED:(8)尽快实施电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