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指南 - 爱国卫生 - 正文

隐翅虫防治

发布日期:2025-09-22浏览量:

 

昆虫界“网红”威胁大,不想“惹祸”上身,做好这4件事

济南疾控微健康

 

8~9月份是各种虫类繁殖旺盛期。

 

有一种小虫,

像是会飞的蚂蚁,

堪比科幻电影中的生化武器,

你若对它“下死手”,

它会对你“泼硫酸”,腐蚀皮肤,

有人差点毁容、失明!

图源:新浪微博

 

这究竟是何方神圣?

该怎样防范它的侵袭?

“狭路相逢”遇上了,要如何做?

 

 

 

昆虫界的“网红”——隐翅虫

隐翅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的昆虫,因翅膀不可见而得名,又称“影子虫”,也叫“飞蚂蚁”。它黄黑相间,看上去像蚂蚁长了翅膀。每年的6~9月份隐翅虫会大规模出现,8~9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10月份减少。夏秋季雨后,是隐翅虫活跃的时期,一般出现在潮湿的草地。隐翅虫有趋光性,夜间会向灯光处飞行。

 

在自然界,他们是食腐性或捕食性昆虫,是许多害虫的天敌,可惜的是,它们体内含有毒液,是一种类似于强酸性质的毒液,能够腐蚀人体皮肤。如被叮咬或接触了毒液,2~4小时即可引起皮炎,谓之隐翅虫皮炎或线性皮炎。如果隐翅虫进入室内,它们还会在衣柜、绿植等处藏匿和孳生,对家居卫生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如何预防与隐翅虫接触

  • 环境整治清除房屋四周的朽木、废料、杂草。不在室内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

  • 关闭门窗,或使用纱窗等阻隔隐翅虫进入室内。

  • 由于隐翅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夜晚不开强光灯,或使用窗帘遮光,可以避免吸引隐翅虫进入室内。

  • 隐翅虫栖息于草地、公园等有土壤和植物的地方,户外活动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长裤,可使用驱虫药剂。在草地等野外环境休憩时,注意检查周边环境,小心隐翅虫出没。

     

     

遭遇隐翅虫,如何避免受伤

01避免惊扰、拍击

隐翅虫千万别拍!隐翅虫一般不叮咬人,但是如果受到惊吓,比如被拍打,就可能释放体内的毒液。如果隐翅虫落在身体上,不要直接拍击,可用嘴吹气将其驱赶,或用书本等物品将其轻轻拂走。贸然袭击,很容易刺激隐翅虫进行自卫反击,释放毒液。

如果是在家里发现隐翅虫,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用胶带粘住,或者用纸巾捉住扔掉,注意不要接触到毒液。使用驱避剂或杀虫剂可以一定程度减少隐翅虫进入室内与人接触。

 

02如果被咬或沾上了毒液该怎么办?

如果不小心被隐翅虫叮咬或接触了隐翅虫的毒液,应及时彻底地清洗掉受害部位的毒液,减轻对皮肤的损害。可使用肥皂水等清洗患处,或用4%苏打溶液或10%的氨水反复擦抹受损皮肤,中和毒素,减轻灼伤感。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早就医,不要私自乱涂药膏,也不要用手去抓挠患处,以防继发感染。

此文章经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制所 魏凌 授权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 附件【隐翅虫防治.docx】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