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多在蜱虫叮咬后5天发病,人传人情况多在7-14天内发生。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期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患者常伴有明显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极度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预防措施:蜱虫常寄生在人、家畜及野生动物体表,以吸血为生,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
1.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
2.携带宠物犬外出时,注意检查宠物皮肤是否有蜱虫叮咬情况,避免带入家中。
3.喜爱野钓人员,外出时建议做好防护,避免皮肤暴露。
紧急处理:
1.取下蜱虫: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不要生拉硬扯,小心弄伤自己的皮肤和预防蜱虫的口器断在皮肤里面,主要方法是可以用酒精涂在它的脑部,还可以用香烟烫蜱虫或是点蚊香,它就会自己松口出来,然后再慢慢用镊子取下蜱虫。
2.消毒处理:当取下蜱虫后,伤口一定要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如果还有蜱虫的口器断在皮肤里面,要马上去医院手术取出来。
暑期温馨提示
:常备药品包括藿香正气水、风油精、防蚊虫叮咬液、酒精喷雾、创可贴等。外出旅行做好防暑、防蚊虫叮咬防护措施。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量生冷刺激饮食防腹泻。远离危险区域、水域,防雨、防雷电、防滑坡,避免意外伤害,保护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