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赋予了我们扎实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守护全校师生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以及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的重要健康驿站,校医院(卫健中心)始终立足本职,坚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我们积极响应并融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要求,将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深度融合,把专业、贴心的服务主动送到师生与居民身边,努力做好大家的健康“守门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的局限。针对师生与居民的差异化健康需求,创新服务内容与形式,提供覆盖预防、诊疗、康复全周期的个性化健康服务。
今后,我们将团结一致、凝聚全院力量,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务实的行动,致力于建设一个服务更优、能力更强、值得信赖的健康服务阵地,为筑牢基层健康服务的“网底”贡献力量。
吕晓玲:口腔科校医对医防融合学习有感—“医防融合”学习实践有感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口腔健康阵线上的守护者,我们肩负的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维护和促进全民口腔健康的战略使命。在“以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医疗新时代,口腔医学领域必须深刻领会并践行 “医防融合” 的核心要义。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口腔本职岗位,以医防融合为导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化团结一致,共同谋求口腔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一、立足本职,精研技艺,筑牢“医防融合”的坚实堡垒
“上医治未病”。口腔医学的本职,早已超越了“等病治病”的被动模式,而是要将预防、干预、治疗、康复融为一体。立足本职,意味着:做治疗者,更做预防者。在每一次诊疗中,不仅精准完成口腔各种疾病的治疗,更要将其视为一次宝贵的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机会。例如,检查全口牙齿,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完成一次洁治,制定一份个性化的牙周维护方案等。
只有将“防”的理念深度融入“医”的实践,我们的岗位才能真正成为守护人民口腔健康的第一道和每一道坚固防线。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医防融合”的路径与方法
推动医防融合,必然会遇到传统诊疗模式、资源配置和思维定势的挑战。唯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破局前行。
解放思想,是开拓医防融合新局面的钥匙。它要求我们勇于突破角色定位, 从局限于诊室内的“牙匠”,转变为深入社区、学校的“口腔健康倡导者”和“公共卫生活动家”。积极探索并参与群体性的口腔疾病筛查等项目,拓宽健康内涵认知,深刻理解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低体重儿等)的紧密关联,在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时,具备更强的整体观念和跨学科视野。
实事求是,是确保医防融合行稳致远的基石。尊重循证预防医学,所推广的每一项预防措施,如推荐的牙膏含氟量、刷牙方法、饮食习惯建议,都必须基于坚实的科学证据和权威指南。
三、团结一致,协同作战,构建“医防融合”的整合网络
医防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口腔医生独立能完成,它需要构建一个内外协同、多方联动的整合式网络。促进跨学科联盟,可与其他科室建立双向转诊和会诊机制,共同管理患有全身性疾病的口腔患者。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靠单打独斗所能成就。尤其在今天,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任何重大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协作和集体的智慧力量。
团结一致,要求我们胸怀大局,破除本位主义。每个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深刻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主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当部门之间、同事之间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形成“1+1>2”的聚合效应,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口腔医务工作者,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深深扎根于本职岗位,以解放思想的勇气突破创新边界,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探寻科学路径,以团结一致的合力构建整合网络。如此,我们不仅能更高效地治愈疾病,更能智慧地预防疾病,从根本上提升全民口腔健康水平,为绘就“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贡献不可或缺的口腔力量。